数数,好像人们生活中没谁能离得开:人们晚上失眠了会数羊来帮助睡眠;小朋友们智力启蒙的头等大事之一是学会数数;连乾隆皇帝写个打油诗也忘不了数个数“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六片七片八九片,飞入芦花都不见。”皇帝郁闷了:朕写过多少诗,你们数都数不清?总之数数这件事貌似还能帮我们解决不少问题。

今天的主题就是数数,只不过不是我们自己数,是看机器怎么数数,或者更具体的,看看机器怎么样数人数。

人太多了、人太少了,都是要命的问题

日常生活中,人们用到人数统计的一个典型情形是用客流统计帮助大型商场、购物中心、连锁店、超市等商业改善经营管理。合理准确的客流数据,可以帮助商家实现合理调整业态及店铺布局、提高商场人气、改善店铺KPI、改善消费者体验等目的。事实上零售业有一个经典公式:门店销售额=客流量×成交率×客单价。这一公式堪称零售业内第一定律,与电商的对应公式“销售额=流量×转化率×客单价”本质上是同一事情。门店的“客流量”对应的就是电商的“流量”,流量对电商有多重要,客流量对线下的商业就有多重要。

而另一个关键的应用场景则与安全相关。对于机场、火车站、公交车、广场等公共场所,客流统计的优势尤其体现在它对客流变化趋势和突发事件的预见性上。提前预判公共场所客流是否接近最大承受能力,及时发现重大的客流安全隐患,帮助场所管理人员及时作出判断,在客流高峰时期采取适当措施,正确引导,避免事故的发生。

事实上,对于商业场所,以及景区、博物馆、展览馆等经营性质的公共场所而言,提升经营业绩和增进安全保障两种目标常常兼而有之。所以说,对它们而言,人太多了、人太少了,都是要命的问题。这个数,得数。